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手术切除:
对于中期乙状结肠癌,标准治疗方法是根治性手术切除,包括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以及周围淋巴结的清扫。这种手术能够有效去除原发病灶,同时明确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有助于确定后续治疗方案。数据显示,完整切除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到50%-70%。
2.辅助化疗:
手术后如果存在淋巴结转移或高危因素(如肿瘤侵入浆膜层),应联合辅助化疗。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以氟尿嘧啶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如FOLFOX方案(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和亚叶酸)。研究表明,对于中期患者,辅助化疗可以将复发风险降低20%-30%,从而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
3.影像学及实验室监测:
治疗过程中需定期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MRI)评估治疗效果,并通过血液检测肿瘤标志物(如CEA水平)监控疾病进程。这些手段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或转移。
4.多学科协作:
由于每位患者的情况不同,多学科团队(外科、肿瘤内科、放射科等)会根据病理分期、患者全身状况和个体需求设计个性化方案。例如,如果肿瘤位置特殊可能阻塞肠道,还可能需要术前新辅助化疗或放疗以缩小肿瘤并改善手术条件。
治疗期间需密切配合医生管理副作用,如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神经毒性以及感染风险等。术后还需调整饮食结构,加强营养支持和康复锻炼,以增加患者的耐受力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