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肠癌:大肠癌患者通常会有排便带血的现象,尤其是直肠癌。根据统计,在早期发现和治疗的情况下,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90%左右。及早检测非常重要。
2.痔疮:痔疮是导致排便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它们是位于直肠或肛门周围的静脉肿胀。大约50%的成年人在其一生中会经历痔疮问题,通常伴有疼痛或瘙痒。
3.肛裂:肛裂是肛管皮肤的小裂口,可能导致排便时出现鲜红色的血迹。其发生概率较高,尤其在人群中普遍存在便秘的问题。
4.炎症性肠病:例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肠道出血。其发病率较低,一般每10万人中约有几十到几百人可能患病。
5.息肉或其他良性肿瘤:息肉是结肠内壁的小型隆起,可以是良性但可能发展为癌症。定期筛查可有效预防癌变风险。
对于任何持续性或反复出现的出血,务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必要的诊断测试,如结肠镜检查。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并保持定期体检,尤其是有肠癌家族史或已过50岁的人群,应更加关注此类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