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退热止痛药
如果伴随发热或明显头痛,可以考虑服用解热镇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这类药物可以缓解头痛、降低体温,但需注意不超过推荐剂量,以免引起肝肾损伤。
2.鼻塞缓解药物
(1)局部减充血剂:如含有羟甲唑啉或伪麻黄碱成分的鼻喷剂,可减轻鼻腔黏膜充血,但建议连续使用不超过5至7天,以免出现药物性鼻炎。
(2)抗组胺药:若伴随流涕、鼻痒等过敏症状,可选择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
3.祛痰及化痰药
黄痰提示可能存在较多的黏稠性分泌物,适当的祛痰药能帮助排除痰液。例如溴己新或氨溴索可促进痰液稀释;也可通过多饮水来改善分泌物的稀释程度。
4.抗感染治疗
(1)如果症状较轻且无明确细菌感染证据,初期建议先观察,不急于使用抗生素,因为大多数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
(2)若症状持续加重、黄痰明显增多或伴随高热、面颊部疼痛等提示可能为细菌感染,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广谱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头孢类药物。
5.其他辅助措施
使用盐水鼻腔冲洗有助于清除鼻腔内分泌物、缓解鼻塞,同时注意休息、多饮水以维持机体良好状态。如果症状持续超过10天或加重,则需要尽快就诊。
上述药物应根据个体情况选用,并严格遵照说明书剂量或医嘱。在治疗期间还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异常症状,如呼吸困难、高热不退等,这些可能预示病情恶化,需要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