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急性HIV感染期:在感染后2到4周内,约40%至90%的患者会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包括发热、咽喉痛、全身肌肉疼痛和乏力等。这一阶段称为急性HIV感染期。
2.无症状期:在急性感染期后,患者可能进入一个无症状期,这一阶段可以持续数年甚至十年以上。在此期间,病毒仍在体内复制,但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
3.症状期:随着病毒的持续复制和免疫系统的损伤,患者会逐渐表现出更多的症状和体征,包括:
持续的淋巴结肿大
长时间的疲劳和虚弱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持续的或反复发作的发热、盗汗
皮肤和口腔溃疡
4.艾滋病期:当HIV感染发展到艾滋病期时,患者的免疫系统已经受到严重破坏,容易患上各种机会性感染和某些类型的癌症。这一时期的特征包括:
反复发生的严重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感染
卡波西肉瘤等罕见恶性肿瘤
严重的全身衰竭和消耗性疾病
艾滋病是一种可防可控但尚无法治愈的疾病,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非常重要。预防措施包括避免高风险行为,如共享针具和不安全的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