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清洗和消毒: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轻轻清洗起泡区域,去除皮肤表面的污垢和细菌。可使用酒精或碘伏进行进一步消毒。
2.保护水泡:
若水泡较小且未破裂,应尽量避免刺破,可用无菌纱布或创可贴覆盖,防止摩擦和污染。
若水泡较大或有破裂风险,可用无菌针头在边缘轻轻刺破排出液体,再覆盖无菌敷料。
3.避免感染:即使是破裂的水泡,也应保留表皮作为天然保护屏障,避免剥去。每天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燥清洁。一旦出现红肿、发热或化脓迹象,应立即就医。
4.促进愈合:给予适当的休息时间,避免再次摩擦受损部位。可以适当使用促进愈合的药膏,如抗生素软膏,但需谨慎选择,以免引起过敏反应。
5.预防措施:日常活动中应注意避免持续摩擦,佩戴保护性手套或使用润滑剂来减少摩擦和压力,从而预防水泡形成。
通过以上步骤处理手上的水泡,有助于减轻疼痛、加速愈合并防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