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精神因素:焦虑、抑郁或过度思虑会增加大脑的兴奋性,导致无法放松入睡。研究显示,约30%的失眠者与焦虑情绪有关,而抑郁症患者中高达80%伴有睡眠障碍。
2.作息紊乱:不规律的作息会干扰身体的生物钟,例如晚睡晚起、昼夜倒置等行为会让人体难以按照自然节律入睡。长时间暴露于屏幕蓝光也会抑制褪黑激素分泌,延迟入睡时间。
3.饮食与药物影响:咖啡因、尼古丁等刺激性物质可兴奋神经系统,降低睡意。服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类固醇)也可能干扰正常睡眠。过饱或空腹状态都会影响睡眠质量。
4.环境因素:卧室噪音、光线或温度不适宜可能干扰入睡过程。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超过24℃或低于12℃时,入睡困难的概率会显著增加。
5.健康问题:慢性疼痛、呼吸暂停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常引发睡眠障碍。例如,睡眠呼吸暂停可造成夜间频繁醒来,使人感到“躺了一整夜却没睡着”。
如果长时间存在入睡困难,应注意调整睡眠卫生,包括固定睡觉时间、减少使用电子设备以及避免摄入刺激性物质。如仍无改善,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评估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