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这种方法广泛用于焦虑和抑郁的治疗,有助于识别并改变消极思维模式,根据研究,其有效率可高达60%-70%。
正念治疗:以冥想和呼吸训练为核心,可以缓解焦虑症状,显著降低心理压力。
2.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经常被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抑郁,研究显示其有效率约在50%-60%。
抗焦虑药:如苯二氮卓类药物,可迅速缓解焦虑,但仅建议短期使用,以避免依赖性。
3.生活方式干预
睡眠管理:确保至少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规律的作息能够显著改善情绪状态。
锻炼: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瑜伽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可以刺激内啡肽分泌,缓解焦虑和抑郁。
饮食调整:多摄入富含ω-3脂肪酸(如深海鱼)、维生素D(如蛋类)及复合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的食物,有助于情绪稳定。
4.社会支持
倾听而不评判:在她表达情绪时提供无条件的接纳,不打断或试图强行开导。
鼓励但不施压:鼓励参与社交活动或爱好,但避免过度推动,以免增加心理负担。
联络专业人士:在出现自残或自杀倾向时,第一时间联系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
5.紧急情况处理
若表现出持续无法控制的情绪低落、自残念头或者严重的身体反应(如心悸、呼吸困难),立即陪同前往医院接受急诊干预。
通过综合治疗和支持,大部分患者能够逐步恢复到较为正常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