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了解原因
尼古丁具有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长期吸烟会改变人体的神经递质分泌,使人处于一种依赖状态。戒烟后,由于神经系统开始恢复正常,可能会出现睡眠质量下降、易醒等症状。这通常是短期的适应性反应,大多数人在几周到数月内即可改善。
2.规律作息
保持每天固定的起床和睡觉时间可帮助生物钟稳定。成年人一般需要7至9小时的睡眠,但具体时间需求因个体差异不同。戒烟期间,应尽量避免熬夜或昼夜颠倒,以免加重睡眠紊乱。
3.限制咖啡因摄入
咖啡因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可能会延长入睡时间或降低深度睡眠比例。建议在下午或晚间减少含咖啡因饮品的摄入,如咖啡、茶、碳酸饮料等。
4.进行放松训练
临睡前可以尝试深呼吸、冥想或渐进性肌肉放松法,有助于减轻焦虑情绪,缓解戒烟带来的不适感。如果戒烟伴随明显的情绪波动,可咨询心理医生获取专业帮助。
5.增加体育锻炼
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例如快走、游泳或瑜伽,可提高身体的整体代谢水平,有助于促进夜间深度睡眠。但应注意避免在临睡前两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以免使神经系统过于兴奋。
6.优化睡眠环境
保持卧室凉爽、安静、昏暗,使用遮光窗帘或耳塞屏蔽外界干扰。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调节卧室温度至18-22°C。避免将电子产品带入卧室,以减少蓝光对褪黑素分泌的抑制。
7.合理饮食
晚餐避免高糖、高油脂食物,可以选择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香蕉、牛奶、坚果,促进睡眠激素的生成。同时,避免过于饱腹或空腹入睡,这可能干扰夜间休息。
8.寻求专业指导
如果睡眠问题持续超过一个月,且对日常生活造成显著影响,建议尽早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是否需要药物辅助治疗或行为疗法来改善症状。
戒烟后睡眠问题通常是暂时的,随着身体适应无尼古丁状态,多数人会逐步恢复正常作息。在此期间需要保持耐心,通过科学的方式调理身心,切勿因此重回吸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