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常见症状表现:
(1)生理反应:受到惊吓时,人体会快速启动“战斗或逃跑”反应,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具体表现为心跳加速(脉搏加快至每分钟100次以上)、呼吸频率提高、手掌或身体出汗增多,有些人可能会感觉恶心、头晕甚至短暂血压升高。
(2)情绪变化:心理层面上,可能出现明显的焦虑、紧张或害怕,这些情绪反应可能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有些人可能经历注意力不集中、对类似事件的回避或不安等情绪问题。
(3)行为影响:有些成年人可能在受到惊吓后出现睡眠困难、噩梦或者胃口下降,严重者可能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2.恢复方法:
(1)生理调整:深呼吸练习是一个有效方法,可以通过缓慢吸气5秒钟、屏住呼吸3秒钟、再缓慢呼出7秒钟的方式来放松神经系统。每日进行10-15分钟的练习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
(2)心理干预:如果长期处于惊吓后的情绪困扰中,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有效识别并纠正因惊吓引起的负面思维模式。
(3)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适量运动以及健康饮食可辅助恢复。尽量避免含咖啡因或刺激性食物,以免增加神经系统负担。温水泡脚或听舒缓音乐也可帮助平复情绪。
(4)社会支持:与家人或朋友交流,将内心的不安和恐惧表达出来,可以有效减轻心理压力。如果惊吓与某种特殊场景或事件相关,应逐步通过暴露疗法进行适应,而非完全躲避问题。
对于轻微的惊吓反应,通常几小时到几天内即可自行恢复。如果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或已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建议及时就医排查可能的心理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