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睡眠不足或质量较差
成人每天需要7-9小时的睡眠才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如果入睡困难、夜间频繁醒来或早醒,可能导致白天疲惫和注意力下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失眠症等问题也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2.营养摄入不足或不均衡
长期饮食结构单一、缺乏铁、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物质容易引发贫血,导致疲劳、头晕和乏困。同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不足,身体能量供应减少,也可能让人感到无精打采。
3.压力过大或心理因素
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中会显著影响身心健康,导致慢性疲劳、睡眠障碍和体力下降。压力大的情况下,肾上腺激素分泌异常也可能引起类似现象。
4.运动不足或过度劳累
久坐或缺乏规律运动会降低新陈代谢水平,使人体感觉疲倦。而长时间超负荷工作或剧烈运动后未能充分休息,可能导致机体疲劳积累。
5.潜在的躯体疾病
(1)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常表现为乏困、怕冷、体重增加等症状;
(2)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病、心功能不全等,也可能导致体力下降和能量不足;
(3)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可能引发长期疲劳。
6.药物副作用或其他外部因素
某些抗过敏药、镇静药,以及长期接触环境污染、噪声等,也可能造成疲劳感。
若持续出现乏困且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通过血液检查、甲状腺功能测定或影像学检查确认是否存在病理性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