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
饱和脂肪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品如肥肉、全脂乳制品以及某些植物油,如椰子油。
反式脂肪常存在于加工食品中,比如糕点、速冻食品和部分氢化植物油。避免摄入此类食品可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2.控制胆固醇摄入量:
每日膳食胆固醇摄入应控制在300毫克以下。
蛋黄、内脏类食品(如猪肝、鸡肝)、海鲜中的蟹黄等含胆固醇较高,应尽量减少。
3.摄入更多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单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通过橄榄油、鳄梨和坚果类获取。
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ω-3脂肪酸,可以从深海鱼类(如三文鱼、沙丁鱼)以及亚麻籽油中获得,这些成分对降低甘油三酯及抑制炎症有帮助。
4.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每日建议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可通过全谷物(如燕麦片、糙米)、豆类、蔬菜以及水果获取。
可溶性纤维尤其重要,因为它能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5.调整钠盐和钾的摄入比例:
建议每日钠盐摄入量小于6克,相当于一平茶匙的盐。
增加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菠菜、土豆,有助于平衡体内电解质水平,降低血压风险。
6.引入具有降脂作用的天然食材:
大蒜、洋葱、绿茶以及富含植物甾醇的食物(如坚果)可以辅助调节血脂。
燕麦中的β-葡聚糖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
7.避免高热量饮食和加工食品:
避免摄入高糖含量、含大量人工添加成分的饮料或食品,可降低整体卡路里摄入,避免因肥胖导致的代谢紊乱。
8.使用健康烹饪方式:
尽量采用蒸、煮、炖、焖、凉拌等方式,代替煎炸、烧烤,以降低脂肪摄入。
通过合理调整饮食,结合适量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改善血脂水平和预防高血压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