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是否为初发高血压

2025-06-1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初发高血压是指首次检测到的血压升高,需要通过连续测量和综合评估来判断。以下是具体判定方法和注意事项:

1.血压测量标准:

正常成人理想血压应小于120/80毫米汞柱。

当收缩压≥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时,可初步认为存在高血压。

2.多次测量确认:

血压测量需在非同日的3次或以上进行,每次至少间隔1周,以排除偶然性增高情况。

测量时应选择安静状态下,坐姿休息至少5分钟,避免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或摄入咖啡因等对血压有影响的因素。

3.动态血压监测:

如果诊所测量值偏高,但怀疑可能受“白大衣效应”影响,可以使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设备记录全天血压变化。

动态血压平均值≥130/80毫米汞柱即可提示高血压。

4.排除继发性因素:

初发高血压需进一步检查是否由其他疾病(如肾病、内分泌疾病)导致,这类情况称为继发性高血压。

常规检查包括血液指标、尿常规以及心电图等,必要时可进行肾脏超声或激素水平检测。

5.评估危险因素:

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体重指数、家族史等都可能影响血压,需要结合病史综合分析。

如存在吸烟、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应更加警惕高血压风险。

初发高血压的正确识别需要科学测量和全面评估,早期发现并干预有助于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