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评估肠道功能恢复状况
手术后肠道蠕动功能可能会减弱,表现为排气减少或停止。通常,术后24至72小时内肠道功能逐步恢复。如果患者在术后72小时仍未排气,应警惕肠梗阻或其他并发症的可能性,并需及时与医生沟通。
2.优化饮食结构
(1)术后初期应采取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米汤、粥类等液体食物。
(2)避免摄入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十字花科蔬菜(如卷心菜和西兰花)、碳酸饮料等。
(3)术后恢复期可逐渐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但需循序渐进,以免引起肠道负担加重。
3.适度活动促进肠蠕动
术后及早下床活动有助于刺激肠道运动,改善腹胀。每日可进行短距离的散步,时间控制在15至30分钟,避免过度劳累。长期卧床者可尝试床上肢体运动,如抬腿或屈膝动作。
4.药物干预
(1)根据医嘱使用肠道促动力药物,如莫沙必利或多潘立酮。
(2)如果腹胀严重,可考虑通过导管排气,但需在专业医疗人员指导下操作。
5.心理状态的调节
情绪压力可能对肠道功能产生负面影响。保持平稳的情绪、避免焦虑,有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
术后腹胀虽然普遍存在,但持续性或严重的症状可能提示潜在问题,例如术后肠梗阻或感染。对于症状长期未缓解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应尽快就医进行评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