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样本获取:通常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获得乳腺纤维瘤组织。活检方法需要确保获取足够量的组织,以满足后续分析需求。
2.固定处理:将新鲜组织置于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时间一般为6-24小时。固定时间过长或过短均可能影响抗原的检测效果。
3.石蜡包埋:经过脱水、透明、浸蜡等步骤,将固定后的组织标本进行石蜡包埋,提供支持以便切片。
4.切片制备:使用切片机将石蜡包埋的组织标本切成约4微米厚的薄片。切片应附着在涂有聚赖氨酸的载玻片上,以提高附着力。
5.去蜡及再水化:石蜡切片需经过二甲苯浸泡去除蜡质,然后逐级通过不同浓度的乙醇水化,直至最后用蒸馏水冲洗。
6.抗原修复:根据所选抗体要求,采用热修复(如水浴加热)或酶消化等方法进行抗原修复,以增加抗体结合位点的暴露。
7.封闭非特异性结合:在切片上滴加正常动物血清或封闭液(如牛血清白蛋白),以减少非特异性抗体结合。
8.一抗孵育:滴加针对待测抗原的初抗(如ER、PR、Her-2等),并在适宜温度和时间下孵育,通常为室温30分钟至1小时。
9.二抗孵育:洗去未结合的一抗后,加入带有标记物的二抗(如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进一步孵育。
10.显色反应:通过底物-染料系统(如DAB显色)进行显色,显示出目标抗原的存在位置及表达情况。
11.染色和封片:常规苏木精-伊红(H&E)染色对核进行对比染色,并用中性树胶封片保存。
此过程应在严格控制条件下进行,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在执行这些步骤时,应注意实验室安全以及样本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