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病因:
霰粒肿通常是由于睑板腺堵塞引起的慢性炎症。这种堵塞导致腺体分泌物无法排出,从而形成局部囊肿。
肉芽肿是一种由慢性感染、异物反应或炎症引起的特定组织反应,涉及到巨噬细胞的聚集和组织重塑。
2.临床表现:
霰粒肿常表现为眼睑无痛性、坚硬的小肿块,大小可以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通常不会伴随红肿或压痛。
肉芽肿的表现多样,取决于发生部位和原因。皮肤上的肉芽肿可能表现为红色或紫色的隆起,触摸时可能有轻微疼痛。
3.诊断与治疗:
霰粒肿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检查,通过观察和触诊即可明确。小型霰粒肿可能自行消退,而较大者可能需要热敷、药物治疗或手术切除。
肉芽肿的诊断则可能需要活检以确定病因,包括感染性因素或其他系统性疾病。治疗方法根据病因而异,可能包括抗生素、激素治疗或手术介入。
4.转归与预后:
霰粒肿如果未及时处理,可能引发继发性感染或影响视力,但总体预后良好。
肉芽肿的预后取决于其基础病因,某些类型可能需要长期管理。
尽管霰粒肿和肉芽肿都是炎性病变,但它们来源不同,临床处理方式亦各异。了解这两者的区别有助于进行更精准的医学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