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病毒性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是最常见的病毒性肝炎类型。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肝脏持续性炎症及纤维化,最终演变为肝硬化或肝癌。护肝药物可以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抗炎和促进肝细胞修复来缓解肝脏损伤,但它们通常需要与抗病毒治疗配合使用。
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由代谢综合征、高热量饮食或肥胖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肝细胞内脂肪异常堆积。研究显示,约20%-30%的成人患有此疾病,严重者可能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护肝药物能通过抗氧化、降脂或减轻炎症的机制降低肝细胞负担。
3.酒精性肝病:
长期过量饮酒会对肝脏造成直接伤害,首发症状可能为酒精性脂肪肝,若不及时干预,可进一步进展为酒精性肝炎或肝硬化。护肝药物可作为辅助治疗,用于减轻酒精对肝细胞的氧化损伤。
4.药物性肝损伤和毒物性肝损伤:
某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大剂量抗生素,以及工业化学品或植物毒素可能引起肝细胞中毒损伤。全球每年约10%-20%的急性肝衰竭病例与药物性肝损伤相关。护肝药物可以帮助稳定肝细胞膜,改善微循环并促进肝细胞修复。
5.其他疾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胆汁淤积性肝病及某些遗传性肝病(如肝豆状核变性)也可能需要护肝药物的辅助治疗,以延缓疾病进展和改善患者预后。
不同的护肝药物具有特定的作用机制和适用范围。在应用时,应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严格遵循医生指导。同时,应避免滥用药物,以防加重肝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