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增加膳食纤维
给宝宝添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例如:
水果:如苹果、梨(去皮切碎或蒸熟后适量喂食)、香蕉等。
蔬菜:可以将胡萝卜、南瓜、西兰花煮熟后捣碎加入辅食中,易于消化吸收。
全谷类食物:如燕麦、小米粥,也可在辅食中适当使用粗粮。
2.补充足够水分
宝宝十个月后,除了奶类饮品外,可适量补充白开水:
每日水分总量建议控制在600-800毫升,包括母乳、配方奶及额外的水。
可在两次喂奶之间或宝宝进食辅食后喂几口温水,有助于软化大便。
3.规律饮食和作息
养成规律的进餐和排便时间,帮助形成良好的肠道蠕动节律。
建议每天固定时间让宝宝试着排便,即使不成功,也能培养排便习惯。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或饮食过分紊乱。
4.适量运动
增加宝宝的活动量能促进肠道蠕动:
多爬行或让家长协助进行肢体活动,如帮助转腿模仿自行车运动。
鼓励站立或抓物,会提升全身肌肉协调性并间接促进肠胃功能。
5.谨慎药物干预
在特殊情况下,如果大便持续干硬,可考虑暂时使用儿童专用的益生菌调节肠道环境;但需遵医嘱,不要随意使用泻剂或其他药物。
如果宝宝出现严重便秘、伴随剧烈哭闹、腹胀或便血,应及时就医明确具体原因并采取适当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