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组织损伤:崴脚通常会导致踝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或软组织损伤。这些损伤引发炎症反应,使受影响区域出现肿胀和疼痛,从而限制关节活动,导致走路时感觉僵硬。
2.炎症反应:在崴脚之后,身体会启动炎症反应以修复受损组织。炎症过程中的液体积聚可能增加关节压力,减少灵活性。
3.疼痛反应:疼痛是身体保护机制的一部分。为了防止进一步伤害,身体会限制该部位的运动幅度,导致肌肉紧张和僵硬的感觉。
4.肌肉保护性收缩:受伤后,周围的肌肉可能会自动收缩以稳定关节。这种保护性收缩虽然防止了进一步的损伤,但也会让人感到僵硬。
早期处理崴脚,如休息、冰敷、压迫和抬高(RICE疗法),可以帮助减轻炎症和疼痛,从而改善僵硬感。在行走时,建议避免过度使用该关节,并考虑使用支撑工具如护具。若僵硬感持续或加重,应寻求专业医疗帮助以排除严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