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控制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压是引发脑梗塞的重要因素之一,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至关重要。建议每日监测血压,尤其是高危人群。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塞的风险明显增加,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定期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查,每三个月一次。
高脂血症:高血脂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增加脑梗塞风险。建议每年进行血脂检查,特别关注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吸烟和饮酒:吸烟者脑梗塞风险显著增高,戒烟可减少此风险。长期大量饮酒也会损伤血管,建议限制酒精摄入量,每周不超过两次,每次不超过一标准杯。
2.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膳食:饮食应以低盐、低脂、高纤维为主,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高热量、高脂肪食品。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
适量运动:坚持正规体育锻炼,如快速步行、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血压及改善心血管功能。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指数(BMI),即18.5-24.9之间。超重或肥胖会增加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风险,间接增加脑梗塞发生概率。
良好睡眠:睡眠不足或过多均可能增加脑梗塞风险,每晚保证7-8小时优质睡眠,有助于身体各系统的恢复和调节。
3.定期体检
血压监测:无论是否患有高血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血压测量,高危人群更需频繁监测。
血糖检测: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空腹血糖检测,高危人群每半年检测一次。
血脂检查:35岁以上人群每年一次血脂检查,了解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水平。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能帮助早期发现心律失常、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每年进行一次心电图检查尤为重要。
保持上述健康行为可以有效降低脑梗塞发生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和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