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血容量减少:失血会直接导致体内血液总量减少。人体血容量通常为5-6升,当失血量达到500毫升以上时,身体开始显现出明显症状。如果失血量超过20%(约1升),会导致严重的低血容量状态。
2.血压下降:血容量减少会导致血压下降。血压下降会影响肾脏的灌注压力,肾小球的过滤率降低,从而减少了尿液生成。急性失血可能使血压短时间内显著下降,进一步加剧尿量减少。
3.肾脏反应:当身体感知到血容量减少时,会启动一系列补偿机制来维持血压和血液供应。肾脏通过释放肾素,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钠和水的再吸收增加,以保留更多的体液,从而减少尿量。
4.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失血还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ADH),这种激素作用于肾脏,使其保留更多的水分,进一步减少尿量排出。
失血量增加会通过多种机制导致尿量减少。在出现大量失血的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治疗以恢复正常血容量和血压,避免进一步的肾脏损伤和其他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