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病因:
胸膜炎:胸膜炎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染(细菌、病毒)、自身免疫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外伤或肿瘤等。
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是肺结核的一种表现形式。
2.症状:
胸膜炎:主要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和发热。胸痛通常与呼吸相关,深呼吸、咳嗽和打喷嚏时疼痛加剧。
结核性胸膜炎:除了胸膜炎的典型症状外,还可能出现盗汗、体重下降、乏力和长期低热等结核感染的全身症状。
3.诊断:
胸膜炎:通过胸部X光、CT扫描和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胸腔积液或者胸膜增厚。血常规、胸水分析及胸腔穿刺活检可能有助于确定病因。
结核性胸膜炎:会特别进行结核菌素皮试(PPD试验)和干扰素γ释放试验(IGRA)。胸水中的腺苷脱氨酶(ADA)水平升高也支持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最终确诊需要通过痰液、胸水或组织样本中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
4.治疗:
胸膜炎:治疗取决于病因,对于感染性胸膜炎可使用抗生素;对于非感染性原因,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导致的胸膜炎,可使用抗炎药物和免疫抑制剂。胸腔积液严重者可能需要进行胸腔穿刺抽液。
结核性胸膜炎:以抗结核药物治疗为主,通常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等。疗程一般为6-9个月。对症治疗可包括退热、镇痛以及抽取胸腔积液。
对于胸膜炎患者,应早期就医,通过详细的检查明确病因,接受针对性的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