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年龄:肠癌筛查一般建议在50岁左右开始,某些高危人群如有家族史、炎症性肠病患者应提前筛查。
2.筛查方法:
结肠镜检查:这是最有效的方法,通过插入内窥镜直接观察肠道内部情况,能发现并切除息肉,预防肠癌。
大便潜血试验:检测大便中的微量血液,是非侵入性的初步筛查方法。但其敏感度和特异性较低,阳性结果需要进一步确认。
虚拟结肠镜检查或CT结肠成像:利用CT扫描生成肠道图像,无需插入内窥镜,但无法处理发现的息肉,需要进一步的结肠镜检查。
3.肠癌早期症状:
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或两者交替出现超过几周时间。
大便形态和颜色异常:如变细、带血或黑便。
腹痛和胀气:持续性腹部不适或腹痛,常伴有腹胀。
4.高危因素:
家族史:一级亲属中有人患肠癌。
饮食习惯:高脂肪、低纤维饮食。
吸烟和酗酒:增加患肠癌风险。
其他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炎症性肠病等。
5.预防措施:
均衡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食品。
定期运动:保持健康体重,增强免疫力。
戒烟限酒:减少吸烟和饮酒量。
定期体检:按医嘱进行筛查,特别是高危群体。
自查并不能代替专业的医疗筛查,且可能延误诊断。定期到医院进行专业检查是预防肠癌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