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初期恢复阶段(术后0-2周):
以静态收缩练习(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为主,目的是保持肌肉活动。
进行轻度的被动屈曲和伸展练习,以维持膝关节活动度。
使用冰敷和抬高下肢以减少术后肿胀。
2.早期强化阶段(术后3-6周):
开始逐步引入主动运动,增加膝关节的负重活动。
静力性练习,如踝泵运动、抬腿运动,帮助提高下肢肌力。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开始使用低阻力的固定自行车进行训练。
3.中期强化阶段(术后7-12周):
加强关节的稳定性训练,包括平衡练习和轻度的蹲起运动。
逐渐增加有氧运动的比例,如步行或游泳,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
开始进行低效能的抗阻训练,比如使用弹力带进行腿部扩展。
4.后期强化及功能性训练阶段(术后3个月以上):
增加多方向的动态稳定性练习,这对于预防再次受伤至关重要。
针对运动员或需要特殊功能的人群,进行特异性技能训练。
继续进行全身性的耐力、灵活性和协调性练习,确保全面身体素质的恢复。
随着康复的进展,每个阶段可能会根据个体反应出现调整,需要结合专业物理治疗师的评估和建议。在任何阶段感到疼痛或不适时,停止相关活动并咨询医疗专业人员。由于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应依据个人的病情与恢复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