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波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科
1.肿瘤类型:对于良性肿瘤或可疑恶性病变,通过穿刺活检可以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特别是在无法通过其他方式准确诊断时,穿刺显得尤为重要。
2.患者健康状况:老年患者常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等。在评估是否进行穿刺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及患者的身体耐受能力。一般来说,若患者能够耐受此类微创操作且风险评估显示为低风险,则可以进行。
3.风险与并发症:穿刺治疗属于微创手术,但仍可能带来并发症,如气胸(空气进入胸腔导致肺萎陷)、出血或感染。根据数据显示,穿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15%-25%。对于老年人尤其需要权衡利弊。
4.治疗目的:若穿刺不仅用于诊断,还包括减轻症状(如通过引流胸腔积液),则其治疗价值可能更高。在一些特定情况下,穿刺可以缓解由肿瘤引起的呼吸困难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在做出最终决定前,需进行全面评估并与专业医生充分讨论,确保方案符合个体化治疗原则,最大化地平衡潜在获益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