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立即停止摄入:一旦出现肠道不适症状,如腹痛、腹泻,应立即停止食用肥肉或其他高脂肪食物。这是因为高脂肪饮食可能加重胃肠道负担,加剧炎症反应。
2.保持水分摄入:肠炎常伴有腹泻,会导致体液流失。重要的是补充足够的水分以防止脱水。推荐小口频繁饮水,同时可以补充电解质溶液,以帮助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3.饮食调整:在肠道症状缓解期间,建议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米粥、面条、熟透的水果等,避免辛辣、油腻和生冷食物。
4.药物治疗:若症状持续或严重,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开具抗菌药物或抗炎药物来控制感染和炎症。益生菌补充剂也可能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5.医疗检查:对于反复发作的肠炎,应进行进一步的医学检查,例如实验室检查或内窥镜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疾病,如慢性炎症性肠病或感染性肠病。
早期识别和妥善管理肠炎症状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在出现严重或持续的症状时,专业医疗评估是避免延误治疗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