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肠梗阻指的是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的一种急性情况。其常见原因包括肠粘连、肿瘤、炎症或异物等。保守治疗通常适用于非完全性肠梗阻,主要措施包括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和电解质平衡等。
2.肠梗阻一旦无法有效排气,意味着肠道内积聚的气体无法正常排出。这种状况可能导致腹胀加剧、疼痛加重,并增加肠壁压力。如果持续不改善,可能导致肠壁缺血坏死或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为患者带来生命危险。
3.观察排气情况是评估保守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一旦出现长时间不排气或者其他恶化症状,应及时重新评估治疗方案。必要时,可能需要采取手术干预以解除阻塞。
在处理肠梗阻时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治疗策略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