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定期监测:胃角上皮低级别肿瘤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建议每6-12个月进行胃镜随访,以观察病灶变化。如果病灶没有明显增大或伴随异常表现,可以继续密切观察。
2.病理评估:通常通过胃镜活检明确诊断。若活检结果提示低级别肿瘤且边缘无特殊变化,短期内风险较低。但需警惕病灶是否存在异质性或伴随高级别病变的可能,必要时考虑再次病理复查。
3.内镜下切除:对于体积较小(一般直径小于2厘米)、局限性的低级别肿瘤,可通过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或者内镜黏膜切除术进行完全切除。这种方式创伤小,恢复快,同时能够完整保留组织供病理分析,从而确定是否存在高级别病变。
4.病变范围较广的情况:如果低级别肿瘤区域较大但仍局限于表浅层,可考虑分次内镜手术;若怀疑有浸润或累及更深层组织,则需结合CT或超声内镜进一步评估,并探讨是否需要外科手术。
5.药物治疗和危险因素干预:对于一些胃部炎症明显且伴随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降低癌变风险。应避免高盐饮食、腌制食品与吸烟等已知致癌因素。
6.长期随访:即使病灶被完全切除,仍需定期胃镜检查,因为此类患者可能存在整体胃黏膜癌变的风险。
胃角上皮低级别肿瘤虽然风险较低,但其管理需结合个体病情综合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