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准备: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测和病史采集,以确保患者适合接受手术。同时,医护人员会在手术部位做好标记,并按无菌要求进行皮肤消毒。
2.麻醉:根据手术部位和复杂程度,可能采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3.骨供体选择:常用的骨供体有自体骨(取自患者自身,比如髂骨)、异体骨(取自捐赠者)和合成骨材料。自体骨的优点是生物兼容性好,但供体部位可能出现并发症;异体骨移植风险较小,但存在免疫排斥反应的可能;合成骨材料则因来源充足,逐渐被广泛应用。
4.植入:医生会根据缺损的形状和大小,将选定的骨供体塑形后植入缺损区域。植骨过程中需要精确操作,以确保供体骨与受体部位的完美契合,并稳定固定。
5.术后处理:手术完成后,切口通常会用缝线或钉子固定。然后将手术部位加压包扎,以减少出血和肿胀。术后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6.康复:植骨手术后的康复阶段至关重要。需要严格遵循医嘱进行休息、逐步负重活动,以及进行物理治疗,以促进愈合和功能恢复。
植骨手术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手术,需要专业的医疗团队和完善的术后护理。患者在术后需定期复查以监测愈合情况,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支持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