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其出血:由于肝脏内血流受阻,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血液被迫分流至其他血管,如食管和胃底的静脉。这些静脉因承受高压而扩张变薄,容易破裂引发大出血。据统计,约30%-50%的肝硬化患者会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而其中每年有10%-15%的患者会发生破裂出血,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
2.腹水:这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体征之一,约50%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会发展为腹水。其主要机制包括门静脉高压、低白蛋白血症以及继发性醛固酮升高等。持续存在的腹水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进一步导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这是一种严重感染,死亡率较高。
3.脾功能亢进:门静脉高压还会引起脾脏淤血肿大,从而导致脾功能亢进。这会表现为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增加感染风险及出血倾向。
4.肝性脑病:门静脉高压使得部分含氮毒素未经肝脏解毒直接进入体循环,可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发认知障碍、意识昏迷等症状。肝性脑病的发生率为肝硬化患者的30%-45%。
5.肝肾综合征:肝硬化后期可能出现肾脏血液灌注不足,导致肾功能衰竭。这种并发症多见于失代偿期患者,预后极差,生存时间通常只有几周到数月。
以上并发症均与肝硬化的病理改变密切相关,需早期识别和积极干预以减少致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