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熊脱氧胆酸:这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一线治疗药物,能够通过改变胆汁成分减少毒性,保护肝细胞,延缓疾病的进展。推荐剂量为每天13-15毫克每公斤体重,通常需要长期使用。
2.奥贝胆酸:对于对熊脱氧胆酸反应不佳或无法耐受的患者,奥贝胆酸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案。它可以通过激活法尼醇X受体减少胆汁生成和炎症反应,从而进一步保护肝脏健康。起始剂量一般为每日5毫克,根据耐受情况可增加至每日10毫克。
3.贝沙罗汀:这是一种视黄酸受体激动剂,目前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但研究显示其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
4.免疫抑制剂:对于某些情况下疾病进展较快或伴有严重炎症反应的患者,可能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或吗替麦考酚酯,但其疗效和安全性仍需个体化评估。
5.对症支持治疗:针对瘙痒等常见症状,可以使用抗组胺药或利福平;对于维生素缺乏,可补充脂溶性维生素(A、D、E、K);骨质疏松患者需要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同时建议定期筛查以预防骨折风险。
管理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需要综合措施,包括规范药物治疗、定期随访监测肝功能指标以及生活方式干预,如戒酒、均衡饮食和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