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病毒性肝炎
急性或慢性病毒性肝炎(如乙型、丙型肝炎)可能导致肝细胞损伤,使两种酶释放入血,引起数值升高。急性期时,谷丙转氨酶可能明显高于正常值上限10倍以上。
2.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或酒精性脂肪肝都可能使这两种酶的水平异常升高。研究显示,脂肪肝患者中约30%-50%的人会出现转氨酶水平轻至中度增高。
3.药物性肝损伤
某些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生素、化疗药物等)可能对肝脏产生毒性作用,从而引发转氨酶升高。此类情况通常与服药时间相关,停药后可逐渐下降。
4.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由免疫系统攻击肝细胞导致的疾病,可引起显著的谷丙和谷草转氨酶升高,其临床表现差异较大,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确认。
5.胆道疾病
胆囊炎、胆管阻塞等问题可能间接影响肝细胞功能,导致转氨酶升高,同时常伴有碱性磷酸酶和总胆红素的升高。
6.心肌损伤与横纹肌溶解症
虽然谷草转氨酶主要来源于肝脏,但也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中。心肌梗死、横纹肌溶解等非肝源性因素也可能导致谷草转氨酶升高,而谷丙转氨酶变化不明显。
7.过度运动或劳累
长时间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肌肉细胞受损,同样引起一定程度的转氨酶升高,通常为一过性,不伴随肝功能异常。
维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滥用药物和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和管理相关问题。如果转氨酶持续升高,应尽快查明原因以防止进一步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