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肝胃不和型
症状:胃痛胀满,伴随情绪波动而加重,嗳气频繁,有时泛酸水。
中药方:柴胡10克、白芍15克、香附12克、陈皮10克、川芎10克、郁金12克、甘草6克。此方以疏肝理气为主,有助于缓解胃痛和胀满。
2.脾胃虚寒型
症状:胃部隐痛,喜温喜按,食少腹胀,大便偏稀,手足发冷。
中药方: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干姜6克、肉桂3克、炙甘草6克。此方以温中健脾为主,可改善虚寒引起的不适感。
3.胃阴不足型
症状:胃脘疼痛,口渴咽干,消瘦乏力,大便偏干,舌红少苔。
中药方:沙参15克、麦冬12克、生地黄12克、玉竹12克、石斛12克、甘草6克。此方以养阴益胃为主,能够滋润胃阴,缓解干燥症状。
4.湿热内蕴型
症状:胃脘灼痛,口苦口干,泛酸恶心,大便黏腻,小便黄赤。
中药方:黄连10克、黄芩10克、藿香12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茵陈12克、甘草6克。此方主要清热化湿,有助于缓解湿热引起的胃部不适。
5.淤血阻络型
症状:胃脘刺痛固定不移,夜间加重,或伴黑便,舌暗紫有瘀点。
中药方:丹参15克、川芎10克、当归12克、桃仁10克、红花6克、延胡索10克、蒲黄10克。此方以活血化瘀为主,针对因血瘀导致的胃部疼痛。
上述方剂仅供参考,具体用药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及病情由专业医生进行辨证调整。坚持合理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保持规律作息,能够辅助治疗慢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