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肝脏疾病:肝功能受损时,胆红素代谢异常可能导致血液中胆红素升高,引发黄疸,使皮肤和眼白出现黄染现象。常见的肝脏相关疾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等。
2.胆道系统问题:胆结石或胆管阻塞会影响胆汁排泄,造成胆红素积聚,这种情况也会导致面部和全身皮肤发黄。
3.溶血性疾病:红细胞过度破坏(溶血)会增加血液中胆红素水平,从而导致皮肤泛黄。这种情况多见于某些免疫性疾病或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4.饮食因素:长期摄入大量富含β-胡萝卜素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可能导致皮肤呈现类似黄色的变化。但这种改变通常不会波及眼白,与病理性黄疸不同。
5.其他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一些慢性病(如糖尿病、肾病)也可能引起皮肤颜色的变化,需要全面评估。
若出现脸色发黄,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肝功能检查、胆红素水平测定以及相关影像学检查,明确具体病因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