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肠痉挛:
症状:肠痉挛表现为突然的、剧烈的腹部疼痛,通常与肠道平滑肌的不自主收缩有关。
诱因:可能由饮食不当、压力、感染或其他急性情况引发。
发作频率:肠痉挛一般为急性发作,持续时间较短,可以断续发生。
治疗方法:通常通过调节饮食、药物缓解及排除诱因来处理。
2.肠易激综合征:
症状:IBS的症状包括慢性腹痛、腹胀、腹泻和便秘等,常伴有排便习惯的改变。
诊断标准:罗马IV标准用于诊断IBS,需要在过去三个月内每月至少出现一次相关症状,并至少持续六个月。
病因: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但与胃肠道的动力异常、肠道敏感性增加、心理因素等有关。
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调整(如低FODMAP饮食)、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如抗痉挛药、抗抑郁药)。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肠痉挛是一种急性且短暂的症状,而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慢性且复杂的功能性疾病,涉及更广泛的症状和长期管理策略。患者应根据各自情况进行专业医疗咨询,及时识别和处理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