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胃炎和胃溃疡:胃黏膜受到损伤往往会导致胃痛,常见诱因包括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饮酒过度或摄入刺激性食物等。统计显示,约20%-40%的胃溃疡患者可能有规律性的上腹部疼痛,尤其是在空腹时症状加重。
2.幽门螺杆菌感染:这是导致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数据显示,全球约50%的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但仅部分人出现明显症状。如果胃痛伴随嗳气、胀气等问题,可考虑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
3.功能性消化不良:这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特点是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却产生持续或间歇性的胃部不适。据临床统计,功能性消化不良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0%-30%。情绪波动、饮食不规律及压力增大会使症状加重。
4.胃肠动力异常:胃蠕动功能减弱或胃排空延迟也可引发周期性胃痛,患者常同时出现餐后饱胀感和恶心等表现。
5.饮食及生活方式影响:辛辣刺激性食物、咖啡因、吸烟和酗酒均是常见诱因。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或进食过快,也会增加胃的负担,引发或加重疼痛。
如果胃疼持续反复出现或者伴随其他症状如黑便、呕血、体重下降等,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行胃镜检查或其他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日常需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限制酒精摄入,保证规律作息,并通过专业指导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