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成像分析:PET-CT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与计算机断层扫描相结合,通过18F-FDG等放射性药物检测体内代谢活动。恶性肿瘤细胞通常代谢活跃,在PET图像上表现为高摄取区域,可以显示出肺部病变的位置和大小。
2.病灶特征:
小细胞肺癌:在PET-CT图像中,小细胞肺癌通常显示为高强度摄取放射性药物的病灶,且肿物较小但易于转移。
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包括腺癌、鳞状细胞癌、大细胞癌等,这些类型的肺癌在PET-CT上也表现为高摄取病灶,但各自有不同的影像学特征。例如,鳞状细胞癌可能表现为中心型肿块,而腺癌则可能呈现为周围型结节。
3.病变分期:PET-CT可以准确评估肿瘤的原发位置及其是否扩散至淋巴结或远处器官,从而精确进行分期。分期信息对于制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比如手术、放疗或化疗的选择。
4.辅助诊断:PET-CT的结果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如支气管镜、穿刺活检等,以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最终确定癌症类型。免疫组化染色、基因检测等进一步分析也可能需要。
PET-CT在肺癌诊断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不仅能够显示病灶的位置和大小,还能提供有关肿瘤代谢活动的信息。仅凭PET-CT还不能完全确定肺癌类型,需要综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结果共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