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发病机制
黄斑变性:黄斑变性是一种由于视网膜中央区域——黄斑的退化或损伤所引起的疾病,多与老龄化相关。最常见的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可能与遗传、吸烟以及环境因素等有关。
老花眼:老花眼本质上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老化现象,是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弹性下降和睫状肌调节能力减弱导致的,看近物时难以聚焦的情况。它并非病理状态,而是自然衰老的一部分。
2.症状表现
黄斑变性:早期患者可能出现中心视力模糊、视物变形(直线看起来弯曲)、颜色感知异常或中心黑点等。如果不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视力丧失,甚至完全失去中央视力,但周边视力通常不受影响。
老花眼:主要表现为看近处物体困难,如阅读时需要将书本拿远才能看清,或需要更强光线辅助阅读。没有中心视力模糊或明显的视物变形,也不会导致视力完全丧失。
3.发生年龄
黄斑变性:通常出现在50岁以上人群,但有些类型如湿性黄斑变性可能发展较快,与年龄无直接严格界限。
老花眼:一般始于40岁左右,并随着年龄逐渐加重。
4.病因及危险因素
黄斑变性: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吸烟、高血压、肥胖和家族史等。其根本原因在于视网膜组织的退行性改变。
老花眼:主要由晶状体随年龄硬化和弹性下降所致,与生活习惯和遗传关系不大。
5.治疗方式
黄斑变性:干性黄斑变性目前无特效药物,推荐补充抗氧化剂防止进一步恶化;湿性黄斑变性可通过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激光治疗等方式减缓疾病进展。
老花眼:可以通过佩戴老花镜、双焦镜或渐进多焦镜矫正。另外,某些情况下可选择手术,比如植入人工晶体,但无需使用药物控制。
6.对视力的长期影响
黄斑变性: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导致永久性中心视力丧失,尽管周边视力被保留,但患者日常生活会受到较大影响。
老花眼:对视力的影响仅限于近距离视物,不会导致永久性视力障碍,只需借助矫正工具即可恢复正常视觉功能。
黄斑变性是一种病理性的视网膜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干预;老花眼则是一种生理性的老化表现,可以通过简单的矫正方式解决。出现视力改变时,应尽早就医明确具体原因,以便采取适合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