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休息与姿势调整:适当休息,避免继续加重韧带劳损。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减少对颈椎的压力,推荐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的枕头来支撑颈部。
2.热敷与物理治疗:局部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物理治疗手段如超声波、电刺激、牵引疗法等也可改善症状。
3.药物治疗:在急性期,可根据病情短期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来减轻炎症和疼痛。同时,也可以根据医生建议使用肌肉松弛剂缓解颈部僵硬。
4.康复训练:在急性期症状缓解后,进行颈部力量训练和韧带功能锻炼,例如颈部等长收缩练习,帮助恢复稳定性。但需避免过度负荷,以免加重损伤。
5.手术评估:如果以上方法无效且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如出现神经压迫症状(肢体麻木、乏力),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是否存在结构性损害,此时可能需要手术修复或固定。
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是关键,同时要定期随访,评估恢复进展,避免重复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