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病史采集:询问患者受伤的具体情况,如受伤机制、疼痛部位及性质、功能障碍出现的时间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可能的损伤类型和范围。
2.体格检查:医生会对受伤部位进行检查,包括观察肿胀、淤血、畸形等外观变化,触诊以确定压痛点及活动度,以及评估感觉和血运情况,以排除神经或血管的损伤。
3.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最常用的检查手段,可以清晰显示骨折的位置、形态及移位情况。
CT扫描可提供更详细的骨结构信息,适用于复杂骨折的诊断和术前评估。
核磁共振成像主要用于软组织损伤的评估,对于某些隐蔽性骨折如应力性骨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早期识别和准确诊断骨折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建议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诊断和合理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