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颜色:大便的颜色主要由胆汁和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决定。健康的大便一般呈现浅棕色到深棕色。这种颜色来源于胆红素,这是肝脏分解红细胞时产生的一种黄色化合物,在肠道中与其他物质混合后转变为棕色。饮食中的某些食物或药物也可能暂时改变大便的颜色。例如,大量食用绿色蔬菜会使大便颜色偏绿,而服用铁剂可能导致大便变黑。
2.形状:正常的大便应呈光滑、柔软的圆柱体,没有过硬或碎裂的现象。理想的大便形状可以通过布里斯托粪便分类法来描述,其中第三型(类似香肠但表面有裂痕)和第四型(类似蛇且光滑柔软)被认为是最理想的形态。这种形状表示肠道蠕动良好,消化过程顺畅。
3.频率和质地:除了颜色和形状,排便的频率和大便的质地也是评估健康的重要指标。每周排便次数在三次到每天三次之间都属于正常范围。大便应不太硬也不太软,这样可以较轻松地排出。
大便颜色如长期异常,如出现黑色、鲜红色、白色或黄色等,应当考虑就医,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