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1.发病机制:
脑出血是由于脑内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脑组织,常见原因包括高血压导致的动脉瘤破裂。
脑梗塞是由于血栓或栓子阻塞脑动脉,导致相应区域缺血缺氧。其主要原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和心源性栓塞。
2.症状表现:
脑出血:常突然起病,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一侧肢体无力或感觉异常,严重时可迅速进展到昏迷。
脑梗塞:症状通常较缓慢发展,表现为一侧肢体无力、语言障碍、视觉障碍等,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头痛。
3.临床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可以快速区分这两种疾病。脑出血在CT上显示为高密度影,而脑梗塞早期可能在CT上无明显改变或显示低密度影。
4.治疗方法:
脑出血的处理重点在于降低颅内压、控制出血以及防止再出血,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脑梗塞则多采用溶栓治疗、抗凝及改善循环,目的是恢复血流以保护脑组织。
脑出血和脑梗塞虽然都是急性脑血管疾病,但它们在成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明确区分对于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