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性质与病因:
子宫内膜癌:属于恶性肿瘤,是子宫内膜细胞异常增生引起的一种癌症。其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与激素水平失调(尤其是雌激素过高)、肥胖、糖尿病、不孕症和家族史等因素有关。
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其发生与体内雌激素水平有关,通常在育龄期女性中较为常见。
2.症状表现:
子宫内膜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疾病进展,可能出现阴道异常出血(例如绝经后出血)、下腹部疼痛和体重减轻等。
子宫肌瘤:常见症状包括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盆腔压迫感、小便频繁以及不孕等。但许多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
3.诊断方法:
子宫内膜癌: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及内膜活检来确诊。
子宫肌瘤:通常通过盆腔超声检查即可诊断,有时需要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确认。
4.治疗方式:
子宫内膜癌: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子宫切除术。有时根据癌症阶段,还需辅助化疗或放疗。
子宫肌瘤:治疗取决于症状严重程度和患者生育意愿,选择可以包括观察等待、药物治疗、微创手术或传统外科手术等。
子宫内膜癌与子宫肌瘤虽然都是子宫相关疾病,但由于性质截然不同,处理方式也各异。定期妇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降低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