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肺结节的大小与恶性风险:通常将直径小于3厘米的局灶性病变定义为肺结节,其中直径小于10毫米的小结节恶性概率相对较低,但仍需结合影像学特征、患者年龄及吸烟史综合判断。经过研究,小于6毫米的肺结节中,恶性率一般在1%以下,但若伴随不规则边界、不均匀增强等表现,需要高度警惕。
2.目前常见的检查和分级管理:根据国际指南,对于5毫米的小结节,尤其是孤立性结节,建议定期随访进行影像学复查,通常在3个月至12个月内进行CT影像追踪。如果短期内结节无明显变化或有缩小趋势,多数情况可以排除恶性可能。
3.治疗措施适用范围:注射治疗目前主要应用于某些特定类型肿瘤的局部治疗,比如放射性粒子植入或局部抗肿瘤药物注射,但这种方式通常针对已有明确诊断的实体肿瘤,而不是用于初筛阶段的小结节。药物副作用、操作创伤等因素也限制了其广泛使用。
4.对症治疗的重要性:如果肺结节经PET-CT扫描、穿刺活检或其他方式明确为良性,无需额外治疗,仅需长期监控即可。如果怀疑恶性,应尽早明确病理性质,再决定局部干预或全身治疗策略。
肺结节的管理应遵循精准诊断与保守观察相结合的原则,不建议轻易尝试尚未明确适用性的治疗方法,以免增加额外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