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结肠癌术前的病理标本

2025-02-1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杨小冬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外科

病情分析:结肠癌术前的病理标本是指在手术治疗结肠癌之前,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患者病变组织的一部分,用于显微镜下分析,以确定病变的性质、范围及其他相关特征。它为诊断结肠癌、制定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提供关键依据。

1.常用的病理标本采集方式包括:

内镜活检: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结肠镜检查采集可疑病灶的小块组织。其准确性较高,且操作相对安全。

穿刺活检:适用于无法通过内镜直接到达或怀疑局部进展的病灶,可在影像引导下(如B超或CT)进行。

液体活检:通过检测血液中肿瘤DNA片段,有助于辅助诊断和监测,但其确诊能力仍不如组织活检。

2.病理标本的主要作用:

确定结肠癌的存在及类型,例如腺癌、黏液腺癌等。

评估肿瘤的分化程度,如高分化、中分化或低分化,这对判断恶性程度和预后至关重要。

检查是否有浸润性生长,即癌细胞是否突破上皮层,侵袭到更深的结肠组织。

分析生物标志物表达情况,例如KRAS、BRAF基因突变及MSI状态,指导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的选择。

3.标本采集后的注意事项包括:

标本需尽快固定于福尔马林溶液中,以保持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

对于特殊检测要求,如分子病理学检查,应避免使用影响核酸提取的固定剂。

所有标本应详细记录采集时间、部位及临床信息,以便病理医生准确解读。

术前病理标本的获取是目前结肠癌诊断流程中的核心环节,其结果将直接影响后续的治疗策略设计和效果评估。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