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酮体是脂肪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主要依赖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当体内葡萄糖不足时,身体会开始分解脂肪以获取能量,从而产生酮体。
2.饥饿或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当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过少或长时间未进食时,身体会转向脂肪分解,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这种情况下,尿液中可能出现微量的酮体。
3.糖尿病:特别是1型糖尿病患者,当体内胰岛素不足或无法有效利用时,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葡萄糖,身体会转向脂肪分解,从而产生大量酮体。如果酮体水平持续升高,可能导致严重的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4.妊娠期: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代谢需求增加,有时也可能在尿液中检测到微量酮体,但通常这是暂时性的,不会对健康造成重大影响。
5.某些疾病或感染:一些急性或慢性疾病,如高烧、感染等,也可能导致身体的代谢变化,进而使尿液中出现酮体。
尿常规中酮体(±)的检查结果提示需要进一步观察和分析。一旦发现异常,应结合其他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来确定具体原因,及时调整饮食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