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需要接种的情况:
高风险暴露:如被确诊或疑似狂犬病动物咬伤、抓伤,尤其是头部、面部、手部等近神经末梢位置。
免疫缺陷人群:免疫系统较弱的人,如HIV感染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他们接种狂犬疫苗后产生抗体的能力可能不足。
疫苗接种不完全:未按要求完成狂犬病疫苗全程接种或接种时间间隔不正确的人群。
2.注射时间与方法:
尽早注射:一般建议在暴露后的48小时内注射,但在暴露后的第7天内仍可给予。
联合使用疫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需在第一针狂犬病疫苗同日或尽早注射,以保证最佳效果。
局部处理:免疫球蛋白应尽量直接注射到伤口周围组织中,多余部分肌肉注射。
3.安全性和副作用:
安全性高: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总体上是安全的,绝大多数人不会出现严重副作用。
常见副作用:局部疼痛、肿胀、红斑,偶尔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疲劳等。
4.经济成本:
相对昂贵: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比疫苗价格高,但在预防狂犬病方面,其作用不可替代。
在高风险暴露后,尤其是免疫力较差或未完成疫苗接种的人群,应尽早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以提供即刻的保护并配合后续疫苗接种。在进行任何医疗决策前,请咨询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