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免疫抑制剂:
作用机制:通过干扰免疫系统的特定部分来抑制免疫反应,从而减少炎症和组织损伤。
用途:常用于器官移植后预防排斥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红斑狼疮等。
常见药物:他克莫司、环孢素、硫唑嘌呤、霉酚酸酯。
副作用:可能包括感染风险增加、肾脏毒性、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
2.激素(糖皮质激素):
作用机制:通过模拟体内天然激素(如皮质醇)的作用来调节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
用途:广泛用于各种炎症性和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休克、炎性肠病等。
常见药物:泼尼松、地塞米松、甲基强的松龙。
副作用:长期使用可导致肥胖、面部浮肿(满月脸)、高血糖、高血压、骨质疏松等。
免疫抑制剂和激素在治疗某些疾病时可能联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疗效。两类药物均有较明显的副作用,使用时应根据医生建议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