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在中医学中的“阳气”概念,指的是人体内具有温热、推动与防御功能的能量。阳气在春夏两季通常上升,因为这两个季节气温较高,日照时间长,人体新陈代谢较为旺盛。
2.冬季气温降低,昼短夜长,阳气自然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减少和收敛。这种现象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作“阳气潜藏”。人体为了适应寒冷的外部环境,会逐渐将阳气储存在体内,以保护重要器官和维持基本生命活动。
3.阳气下降还反映在人们的生活状态上。在寒冷的天气里,许多人会感到手脚冰凉、身体沉重,活动量减少。这些现象都可以归因于阳气收敛,体内的热量和能量转向内部以维持体温和内脏器官的正常功能运作。
冬季要注意保养阳气,避免过度劳累和受寒,饮食宜温补,多摄入富含热量和营养的食物。同时保持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阳气的正常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