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形成机制:草酸钙结石的形成主要与尿液中的草酸盐和钙盐浓度有关。当这两种物质在尿液中过饱和时,就容易结晶并最终形成结石。
2.饮食影响:高草酸含量的食物,如菠菜、甜菜、坚果和巧克力等,会增加体内草酸的浓度;而高蛋白饮食则会增加尿液中钙、草酸和尿酸的排泄,从而促进结石形成。
3.水分摄入:每日适当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尿液,降低草酸钙过饱和的风险。建议成人每天饮水量应达到约2-3升,以保持尿液稀释状态。
4.遗传因素:家族有草酸钙结石病史者,患病风险较高。这表明遗传因素在草酸钙结石的形成中具有一定影响。
5.代谢性疾病:一些代谢性疾病如高尿钙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也会增加草酸钙结石形成的风险。这些疾病会导致体内钙代谢紊乱,使尿液中钙离子浓度升高。
6.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抗菌素、抗癫痫药等可能会干扰草酸和钙的代谢,增加草酸钙结石的形成风险。长期服用这些药物者需特别注意监测肾结石的发生情况。
适当调整饮食、增加水分摄入、避免高草酸和高钙食物的同时,关注遗传因素和代谢性疾病,有助于预防草酸钙结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