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肝脏损伤: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负责编织蛋白质、生成胆汁、储存能量及解毒等功能。损伤时,这些功能可能受到影响。
轻度到中度肝损伤可能导致疲劳、食欲不振、恶心及腹痛等症状。
严重的肝损伤,如肝硬化或肝衰竭,可能引发黄疸(皮肤和眼睛发黄)、腹水(腹部积液)和出血倾向。
长期肝功能不全可能导致肝性脑病,表现为意识模糊、精神错乱甚至昏迷。
2.肾脏损伤:
肾脏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液体,并调节电解质平衡。
轻度的肾损伤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症状,但可能在血液检查中显示出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升高。
中度至重度损伤可导致尿量减少、水肿、高血压和贫血。
急性肾衰竭需要紧急治疗,而慢性肾衰竭可能发展成终末期肾病,需要透析或肾移植。
肝肾同时受损的患者,由于两大排毒器官功能均受限,可能面临更复杂的健康问题,包括药物蓄积中毒、严重电解质失衡和代谢紊乱。这类患者需要严格监控和综合治疗,以防止进一步损害和维持整体健康。